•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





  • 媒体聚焦
    电话
    +086-023-63670172
    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媒体聚焦 >  正文
    重庆布局“四区两廊” 打造精神文明高地

    2025年02月24日 11:49 来源 :重庆日报  阅读量:

    “四区两廊”概述

    两个示范区,即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、渝东南文明乡风示范区 ;

    两个涵养区 ,即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、渝东新城城市文明涵养区;

    两条走廊,即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、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,涵盖重庆市38个区(县)以及两江新区、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、万盛经开区,构成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布局。

    今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 、“十五五”谋划的关键之年 。重庆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持续发力 ,蛇年春节前,为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,我市布局“四区两廊”,深入推进“大综合一体化”城市文明综合治理,致力于打造具有巴渝特色的精神文明高地,让文明之花在山城处处绽放 。

   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格局的总体布局是“四区两廊”,即因地制宜 、分类施策,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、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、渝东新城城市文明涵养区、渝东南文明乡风示范区,推动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建设 ,协同四川省委宣传部,进一步打造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一廊四带”(覆盖川渝30个区县) 。

    围绕“四区两廊”布局,接下来将怎么做?我市各区县正积极谋划 ,以实际行动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。

    集中力量资源

    打造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

    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包括渝中区 、大渡口区、江北区、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 、南岸区 、北碚区、渝北区、巴南区9个区和两江新区、重庆高新区2个开发区 ,整体面积6424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221万人 。

    打造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 ,即集中力量和资源,组织中心城区一体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,整体展现国家中心城市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明魅力 ,将“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”建设成为重庆“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”最具标志性成果之一。

    “我们将围绕‘三个文明示范’开拓创新,聚力打造‘川渝文明新高地’。”渝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,一是“智文明”示范,用好“数字重庆”渝北实践成果赋能城市常态管理精细化,制定《渝北区城市文明建设三年提升计划》 ,完善“大综合一体化”城市文明综合治理体系 ,重点做好文明交通 、文明养犬、文明市民养成3件实事 ,纵深推进十件“小案小事”治理专项行动。

    二是“惠文明”示范,统筹各类文明细胞创建,激发市民群众创新活力,用活“渝北文明八条” ,创新拓展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市级示范阵地“甜甜屋”建设,举办“文明Z世代”网络素养教育活动 。

    三是“融文明”示范 ,深化川渝合作 ,夯实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 ,丰富“渝广同兴”品牌,举办“我创”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示,打造川渝高竹新区文明实践共同体;深化城乡融合,实施乡风文明建设,推广“渝邻乡风文明十条”,促进乡村文化振兴。

    2024年4月 ,习近平总书记在九龙坡区民主村视察时 ,作出了“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”重要论述。去年8月,九龙坡区委明确将文明城区创建作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抓手,一体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

    “接下来 ,我们将聚焦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,重点处理好与各区交界处‘三不管’盲区地带协同治理,持续开展‘春风满巴渝’5个专项行动和‘小案小事’治理 ,迭代升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 ,‘文明骑行一件事’上线运行并全市推广,形成一批具有九龙坡辨识度的创建成果。”九龙坡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
    前不久,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联合召集两区公安、城管等部门,以及交界地区相关街道 ,召开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第一次联席会 。会上,各部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。会后 ,参会人员前往两区交界地带进行实地调研,重点察看了路灯不亮、路面坑洼、窨井盖缺失等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问题 ,现场责成相关单位尽快制定整改方案 ,打表推进整改工作 ,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。

    九龙坡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 。受访者供图

    “我们将加强与毗邻的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等地的交流互动,下一步将在交界‘三不管’盲区地带治理上探索新路。”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,为积极对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标准,重庆高新区主动作为 ,在文明培育方面,联动其他中心城区共同打造青年婚育新风,开展“心动”系列活动,组建“心动”社群,为青年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,营造健康、积极的婚恋氛围;在服务群众方面,创新打造“科学城帮帮帮”微信公众号及直播栏目,聚焦科学城青年人才就业这一关键问题进行答疑解惑,搭建起沟通交流桥梁,切实解决就业难题。

    向内向外发力

    不断增强区域文明能级

    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包括江津区 、合川区、永川区 、大足区、璧山区 、铜梁区、潼南区、荣昌区8个区,整体面积13489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729万人 。

    打造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,即高质量整体布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,向内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文明治理同城联动,向外稳步提升与四川毗邻地区的文明资源融合发展,不断增强承东启西、接南转北的区域文明能级 。

    江津建设口袋公园。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
    “江津地处‘四区两廊’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的融城前沿 ,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应该体现大区担当和大区作为 。”江津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接下来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 ,锚定“融入主城、领跑渝西”目标,坚持统筹城乡 、联动毗邻,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。

    具体来看,城区重点突出“5+2”区域(几江、鼎山 、德感 、圣泉、双福5个街道+白沙、珞璜2个大镇)  ,着力优治理、促宜居、增韧性、强服务,有效促进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。

    实施城市文明培育实践行动 ,江津将围绕城市治理 、城市文明等主题开展宣传宣讲,持续推进“小案小事”专项治理;实施城市环境“四化”提升行动,加大乱搭乱建、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的执法管控力度 ,推进口袋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 ;实施城市社区和谐共建行动,将城市治理有机融入基层社会自治 ,巩固“城管进社区”成果,迭代“津管家”工作法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城市治理。

    以建设文明乡风为重点,江津突出移风易俗、凝心铸魂。推动“江理论津”理论宣讲品牌在乡村落地生根 ,积极组织“江小宣”基层宣讲队伍用群众愿意听的方式 、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 ;深入开展大操大办滥办“酒席”专项整治和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宣传,减轻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负担;积极推动传统庄园保护利用,办好“联圣钟云舫”系列赛事和赛龙舟 、旱龙舟山歌会等非遗展示活动,用传统文化滋养群众精神生活。

    “江津将加强与渝西城市文明涵养区毗邻的永川区、璧山区等地的交流互动。”该负责人说 ,他们将共同推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、移风易俗 、生态环保、森林防火、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协同融入 、资源共享 ,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,深入挖掘涵养区特色资源和禀赋,探索打造“四区两廊”标志性的城市文明建设品牌 。

    强化区域协同

    辐射联动其他地区共创文明

    渝东新城城市文明涵养区包括涪陵区、长寿区、南川区 、綦江区、垫江县5个区(县)和万盛经开区 ,整体面积11234平方公里 ,常住人口396万人 。

    渝东新城城市文明涵养区,核心是强化区域协同,梯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区(县),融合互动中心城区,辐射联动渝东北三峡库区、渝东南武陵山区,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部发展的文明支撑作用 。

    “‘四区两廊’以功能分区与廊道串联,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新格局,在‘四区两廊’布局里 ,涪陵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。”涪陵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,作为渝东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区,在“四区两廊”建设中,将争做“先进生” ,带好区域“上进生”,推动“大综合一体化”城市文明综合治理与“四区两廊”建设相辅相成。

    涪陵志愿服务进景区。通讯员 何乾健 摄/视觉重庆

    在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上,涪陵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,积极融入“一廊四带”建设,建立跨部门、跨区域的协同治理小组,针对“四区两廊”涉及的城市管理、生态保护 、产业发展等事务,探索制定统一规划与行动方案。同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共同协商解决荔枝古道研究、生态环境整治 、保障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等跨区域难题 。还将联合南川、武隆打造区域旅游品牌,推出跨区域的旅游游线,助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。

    数字文明作为城市文明发展的新背景 ,数字化治理应用成为“必答题” 。涪陵将依托“大综合一体化”的数字化平台,在“四区两廊”全域部署智能感知设备 ,实时采集城市运行数据,运用大数据分析,精准定位城市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,实现精准治理。“去年以来,我们以数字赋能城市文明建设,一键调度开展流动摊贩整治、违规乱停、占道经营、行人横穿马路规劝 ,累计处置不文明行为1200余件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  如今,在涪陵大街小巷、广场街区、乡村院坝,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。涪陵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,将文明创建融入“四区两廊”建设的各个环节,点对点帮助武隆文明城区创建;深化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园等细胞创建 ,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,持续擦亮涪陵“长涪汇、龙桥、蔺市”段文明实践示范长廊,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。

   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文明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,涪陵将文化建设与群众需求深度契合 ,依据“四区两廊”不同功能定位 ,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。在城市集聚区,以文明实践阵地为“圆心”,打造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;在涪陵两个千亿级产业园区 ,加强教育、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 ,满足产业工人需求;在武陵山大裂谷、816工程、美心红酒小镇等文化旅游区,完善游客服务中心 、公共卫生设施等 ,提升游客体验。

    注重城乡协同

    以文旅融合带动文明发展

    渝东南文明乡风示范区包括黔江区 、武隆区 、石柱县、秀山县 、酉阳县 、彭水县6个区(县),整体面积19856平方公里 ,常住人口285万人。

    渝东南文明乡风建设示范区则突出文旅融合、城乡协同,统筹自然景观和民族交融资源,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、革命文化,以高品质的乡风文明和民俗文化成果 ,赋能具有山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。

    石柱推动农文旅融合。记者 齐岚森 摄/视觉重庆

    “石柱将联合彭水、丰都等地,突出文旅融合 、城乡协同,弘扬土家族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,推动具有山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。”石柱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

    石柱县将依托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千野草场、万寿山、西沱古镇等旅游景区,结合革命烈士陵园、红军井、秦良玉等丰富的文化资源,深化文旅融合,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文旅项目品牌;重点开发土家摆手舞、玩牛等项目,通过举办非遗展演、万人摆手舞、《天上黄水》土家大型歌舞剧、土家长桌宴等活动,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,提升游客的文化参与感和认同感 ,增强文化自信。

    同时 ,持续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,通过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树立新风正气,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和乡风文明水平 ;积极响应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鼓励城市文化旅游企业与乡村文旅经营主体合作,引导乡村居民对民居进行改造升级,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,打造精品民宿 、特色农家乐等,通过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,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。

    突出生态优先

    为长江经济发展走廊提供文明支撑

    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包括丰都县、忠县、万州区 、云阳县 、奉节县 、巫山县、巫溪县7个区(县),整体面积23266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529万人 。

    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突出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 ,统筹利用长江干支流特色地理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,弘扬巴渝文化、三峡文化、革命文化 、移民文化 ,持续深化文明旅游、文明交通等文明风尚行动,为长江经济发展走廊提供文明支撑。

    丰都以生态优先推进文旅融合。通讯员 高志相 摄/视觉重庆

    丰都作为三峡库区沿江文明走廊“上游起点” ,正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引领,统筹推进文旅融合与城乡文明建设,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明动能 。

    丰都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,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方面,丰都围绕“管统、治乱、补短 、明责、赋能”目标,积极推进“小县大城”试点建设,推进城镇化新发展,抢抓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家级试点机遇 ,一体推进城市形象定位、功能补位、环境升位、品质进位“四位同升”。

    “孩子是未来的希望,培养他们的文明素养,就是为丰都的文明传承播下种子 。”该负责人表示 ,丰都正积极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 ,健全家庭教育互助育人体系。家长张先生说 ,现在学校、家庭和社会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 ,孩子变得更懂事、更文明了。

    “丰都的使命不仅是守护一江碧水,更要让文化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。”该负责人称,未来,丰都将联动长江干支流历史文化遗产,以长江文化根脉为纽带,打造沿江文明走廊文化标识,让生态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,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丰都实践。

    开州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走廊。通讯员 王晓宇 摄/视觉重庆

    此外,在打造深化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一廊四带”方面,重庆将协同四川省委宣传部,在川渝毗邻地区30个县(区、市)高标准建设川渝精神文明共建示范带 、红色文化旅游走廊、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重要基地,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。

    “未来,我们将注重强根固基,实施项目带动,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,统筹推动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 、文明创建,形成城乡互动 、分级分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格局 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。”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。


    编辑:夏敏




  • XML地图